痛快游-全国5A景区吃喝玩乐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服务联系电话150-5716-9677

首页  >  景区资讯  >  龙尾村因处于段莘水西岸龙形山的尾端而称龙尾,村庄始建于唐代
今日推荐

龙尾村因处于段莘水西岸龙形山的尾端而称龙尾,村庄始建于唐代

文章摘要   汪稳生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写下中国砚史上的名诗《砚山行》:其中有“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峦如斗蚁,陆不通车水不舟,步步穿云到龙尾”。如今龙尾村仍然保持那一份古朴的情感,许多古老的房屋已有400多年历史。  龙尾村因处于段莘水西岸龙形山的尾端而称龙尾,村庄始建于唐代,...

  

汪稳生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写下中国砚史上的名诗《砚山行》:其中有“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峦如斗蚁,陆不通车水不舟,步步穿云到龙尾”。如今龙尾村仍然保持那一份古朴的情感,许多古老的房屋已有400多年历史。
  龙尾村因处于段莘水西岸龙形山的尾端而称龙尾,村庄始建于唐代,最早由段莘庆源詹氏第二代詹士诚始迁龙尾,詹士城生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65)年,约有1285年历史。詹氏后来在龙尾的销声迁移,江湾萧江的弥四公在元末迁入。龙尾村设计泽润二公圳的江祖泽,开了婺源水利工程的先河,他的儿子江贞还是《歙砚志》的作者。龙尾村最有味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就是乡约所。
  走进村子,在村巷的路边就可以见到一幢房屋门口挂着乡约所的牌子,虽然整修过,但还是原来的位置。明清时期,龙尾村隶属江南徽州府婺源县万安乡,人口密集。为缓解房屋用地、田地用水等日趋紧张矛盾,明嘉靖末年村内建乡约所,在各村落之间协调管理、教化乡民的村民自治作用。由该乡乡老等人提议订立公约22条。其中有“将水圳填塞、起造墙角者,令拆毁。罚银五十两修圳;盗伐林木者,追赃树,罚银十两。罚戏一台申禁;顽抗不遵,呈官究治”等护村基和保龙脉的条约。龙尾村乡约所还有一个堂名——“恂恂堂”。明代时任福建巡抚的婺源济溪人游震得,为乡约所题写的堂名,倡导的是“为人矜严,好修容仪,进退恂恂。”
  古宅集和堂(四房厅)位于村子当中,始建于明末,清乾隆间重建,清中期三朝元老曹振镛曾为其题匾。乾隆至道光年间,当时龙尾村人大都做“路庄茶”。经营内销茶的称本庄,经营外销茶称路庄。外销茶包装讲究,茶叶贮于锡罐、铝罐,外套木箱,木箱外再包装竹篓。清至民国,龙尾茶叶以外销为大宗,对外贸易频繁,集和堂也用做茶号,今寝堂右侧房板上保存有当初茶号号规。
  河边立一石碑,上书孝泉,两井边上石墙上嵌一木牌,上有:“古村有孝子,母病微弱,欲尝鱼鲜。时天寒地冻,子单衣赤足下河捕鱼。有仙人路过,感其孝心,以杖戳地,有金鲤从泉中跃出,子取鱼炖汤伺母,母立痊愈。村人称泉为孝泉,上井饮用,下井洗衣洗菜,严格划分用水空间,可见爱水护水观念古已深入人心。”
  龙尾村雍睦堂建于明初,金十公金叔燻始建, 万历、清末重建,现存有一块明代支祠匾,置于明万历己未年(1619年)中秋月,长3.10米,宽1.30米,系龙尾村原萧江氏三房厅的支祠匾。匾额上书的“雍睦堂”三个浑厚大字,为时任文渊阁大学士、首辅大臣方从哲(?—1628)所题。该祠堂匾至今保存完好,是徽州宗祠文化的又一见证实物。
  龙尾村与四大油菜花花海之一的江岭成一线,而且邻近,因而成了旅游向往之地,特别是秋季,村子靠河的对面的枫叶红了,有成千上万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把各户的农家乐、家庭旅馆挤得满满的,同时领略到了这里独特的文化。
  村中有大小宗祠,古宅、星罗棋布的街巷,光滑的石板路,古老锈斑的门锁,刻录着历史的沧桑,村子周边有山有田有河很美,在这里可以领略徽州人家,感受徽州生活。

上一篇:“美丽乡村-梦里老家”相约烟威泰 下一篇:庐山天气预报:庐山景区十月下旬庐山旅游天气预报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
优惠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