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快游-全国5A景区吃喝玩乐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服务联系电话150-5716-9677
吴春发单长华本报记者蔡文逸文/图
核心导读
这里的村落,步步皆景;这里的民宿,一房难求;这里的绿茶,畅销欧盟;这里的文体活动,层出不穷;这里的好山好水,每年吸引游客超2000万,接待人次连续13年位居江西之首……
这里,是“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山峦绵延起伏,河道川流不息,满目葱茏之间处处响动着绿色发展的拔节之声。
数读生态
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饮用水源水库达标率达100%
全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9.4%
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49%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2.64%。
生态名片
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国家生态县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
国家绿色防控示范县
全国乡村振兴整建制推进科技支撑示范县
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
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
全省美丽宜居试点县
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绿色
修复
6月5日凌晨5时,婺源县江湾镇镇头村的汪松久从睡梦中醒来,简单用过早饭后,步行前往林场。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在国营晓容林场干了30年伐木工人的汪松久,在2009年转行了。还是同一片林场,从前是伐木,如今是护林。
2009年1月1日,婺源开始施行十年禁伐天然阔叶林。汪松久所在的国营晓容林场也顺势改制成了生态公益林场,汪松久和同事们从伐木工人“变身”为专职护林员。“我每天会巡2次山,一次有10来公里路。手机里的林长通APP,会显示我的巡山路径,也可以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如今,汪松久的工作日常是巡山,负责管护着网格责任区里的森林资源。
“我们有162万亩天然阔叶林,经过10年的休养生息,木材采伐量从11.6万立方米下降到了4.8万立方米。”婺源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股卢幼林告诉记者,实施禁伐天然阔叶林十年来,该县森林蓄积量从1465.84万立方米增至183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81.5%增至82.64%。“2018年我们又通过了长期禁伐天然阔叶林的决定,进一步发挥生态品牌优势,释放生态建设红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买不来、借不到的财富。作为镶嵌在赣皖浙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历史上,婺源百姓“靠山吃山”,养成了尊重自然、敬畏山水的生态自觉,留下了“杀猪封山”“生子植树”等村规民约和“养生禁示”“封河禁渔”等自治石碑。如今,这些流传已久的生态智慧得到了传承。婺源在抓好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稳扎稳打,草拟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和系统修复,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对重点环境污染治理从严,对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从新,争当资源环境行政执法和生态司法标兵。
“去年11月,我们办理了一起较大的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案件,和法院共同邀请了各乡镇的县人大代表和村民200余人全程旁听庭审,变庭审为普法课堂。”县检察院王洪华告诉记者,在生态环境领域开展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工作中,该县形成了公安、环保、法院、检察院联动的衔接机制,共同出台《关于在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开展“补植复绿”工作的实施办法》,将履行补植复绿作为一项重要的量刑情节,把向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人追缴的生态损害赔偿资金用于生态修复基地建设。目前,该县已利用其中部分资金打造景观阔叶林生态修复基地52亩。
生态价值持续提升
绿色
回馈
6月初,婺源作为上饶唯一代表,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再添“国字号”生态名片。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一张张生态名片下,释放的是“绿色生态”的红利。在打通绿色变现通道上,婺源把旅游业作为“第一产业、核心产业”发展,实施“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战略,打造全国乡村旅游及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标杆。
江湾镇篁岭村是一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古村落,依山而建的村庄里布满着高低错落的徽派建筑。自小生活在此的曹锦钟回首曾经,不甚唏嘘:“山体滑坡经常发生,村里有一半的人都搬走了,留下的也只有靠种地勉强度日。”2009年,摄影爱好者吴向阳来到篁岭采风,为这座“挂在悬崖上的古村”的独特风光倾倒,和团队通过市场经济杠杆,以古村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结合古民居异地搬迁保护的模式进行村落保护性开发。
以优美的山岭环境为背景,千亩梯田为依托,古村落民俗风情为主线,吴向阳和团队不仅造就了别具特色的“篁岭晒秋人家”,更留住了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全球十大最美梯田”、“最美中国符号”、“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等赞美之声纷至沓来。
“ 村民们又回来了,经营起了农家乐、特色农产品。”曹锦钟也辞去了小学校长的工作,来到了吴向阳的乡村文化发展公司担任常务副总裁。10余年来,该公司已累计投资6亿元,将篁岭打造成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晒秋民俗拾趣等具有明显徽文化特点的中高端综合性景区,诞生出晒秋文化节、鲜花小镇、秋季音乐会等一系列旅游品牌。篁岭古村入选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2019年接待游客142万人次,综合收入2.3亿元。
像这样的古村盘活不是个例。该县森林旅游面积达9.67万公顷,依托生态资源,发展了1个国家5A级、14个国家4A级景区,4A级以上景区数量位全国县级之首,接待游客人次连续13年居全省之首。严田村、官桥村、碧山村、汾水村等一批“零门票”景观村涌现,构建了婺源“步步皆景、四季宜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旅游产业带动下,婺源50%以上的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发起“绿色财”:全县宾馆数量从2000年仅有的10余家,发展到目前的300余家;拥有宾馆床位2万余张,年营业额10亿元以上;发展农家乐4000多家,拥有休闲娱乐场所40余家、旅游购物场所400余家、旅行社30余家。目前,婺源直接从事旅游人员达8万人,间接受益者超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依托生态旅游实现脱贫1500余户,全县人均居民存款余额3万多元。去年,全县接待游客2463万人次,在全国17个旅游强县中排名第一,综合收入244.3亿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生态产业深度融合
绿色
叠加
距离婺源县城50多公里的珍珠山乡,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乡。虽然全乡森林覆盖率达92%,但偏僻的地理位置让村民们面临着“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窘境。小山乡如何突围?该乡找准“旅游+体育”方向,先后建设了山地自行车赛道、古驿道珍珠山环线等一批体育设施。2017年8月,珍珠山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首批96个“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单位之一。“环秀水湖国际越野赛、逍遥峰山地自行车挑战赛、上饶市气排球联赛、上饶市农耕运动会……”《珍珠山乡体育赛事一览表》表明,三年来,该乡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22场,吸引参赛选手、游客约10万余人次。为让当地群众吃好“体育饭”,该乡积极引导全长25.12公里的山地自行车赛道沿线13个自然村的村民发展民宿。截至目前,共引导农户发展民宿110户,配备床位350余个,全年游客食宿收入超120万元。
“生态+”还在深入。婺源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做到全域规划、全域统筹,使每一处的发展建设都彰显生态理念,让绿水“流金”,让青山“变现”:
——“生态+农业”,变“种农田”为“种风景”,涌现婺源皇菊、有机茶叶、铁皮石斛、高山油茶、中草药材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做优“花风景”,发展油菜种植面积12万亩,赏花高峰期接待游客537.5万人次,带动旅游实现综合收入39亿元;发展皇菊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产值4000多万元;做强“叶经济”,发展茶园面积19.2万亩,婺源绿茶品牌价值达17.34亿元,有机绿茶连续20余年占据欧盟市场出口“半壁江山”,茶产业实现年产值逾37亿元;做大“田产业”,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市级2个,完成20个县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工作,打造了松风翠现代农业休闲公园等一批农业休闲体验项目。
——“生态+工业”,变“工业园区”为“生态公园”。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关闭200余家木竹加工企业,谢绝各类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近千个,年均减少林木采伐5万立方米;为新型工业“开路”,发展旅游商品、智能制造、服装家纺、绿色食品等新型工业,发展徽州三雕、龙尾砚台、甲路纸伞等特色旅游商品加工业,年销售额达4亿元;为工业旅游“行路”,按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的要求,开展工业园区建设,突出婺源生态和徽派文化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型工业园区,推动工业旅游发展。
——“生态+文体”,从“珠联璧合”到“多姿多彩”。全县已发展民宿600余家,其中高端古宅度假民宿100余家,打造中国乡村民宿“婺源样板”;每年有300多所美术院校(画室)、10万写生大军来婺写生,50多万名摄影爱好者来婺摄影;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等高端影视媒体和冯小刚等著名导演来婺取景、制作影视节目,涌现了一批“写生村”“影视村”“作家村”等。
从江湾镇到珍珠山乡,触摸婺源每一个“点绿成金”的故事,不仅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注脚,也看到了一种经济新常态——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汪…
上饶婺源,明日多云,白天最高气温23℃,夜间最低气温10℃,东北风...
月亮湾,位于江西省婺源县秋口镇外俞村,因河道中有一座狭长的小岛,岛如新月,…
青普·婺源水岸边 编者按: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