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快游-全国5A景区吃喝玩乐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服务联系电话150-5716-9677

首页  >  景区资讯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合伙人”——黄俊生和他的百余乡亲“搭档”
今日推荐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合伙人”——黄俊生和他的百余乡亲“搭档”

文章摘要        6月17日,夏日的阳光将井冈山市光明乡汉头村的山峦与客家民居勾勒出分明的轮廓。这个位于井冈山市最南端的普通客家小...

       6月17日,夏日的阳光将井冈山市光明乡汉头村的山峦与客家民居勾勒出分明的轮廓。这个位于井冈山市最南端的普通客家小山村,如今却因为一个新的业态而承载了一个新的名字:“千人研学旅行村”。

       “这个‘千人’是指村里一次性可以接待这么多人,其实汉头村已累计接待了近11万名前来研学旅行的游客。”光明乡党委书记许恒新介绍,该村火暴的研学市场与“合伙人”黄俊生密不可分。

再浓的乡愁也需要“落点”

       黄俊生,土生土长的汉头村人。高中毕业后,他在广东中山从事家庭电器生产,年销售额近4亿元。“生意越做越大,口袋鼓了,心却空了”。特别是每次回乡,看到村里的乡亲一边在家照顾孩子,一边侍弄菜园田地,从年头累到年尾,却收益无几。挥之不去的牵挂,催促着黄俊生回乡的脚步。

        再浓的乡愁、再深的情怀也需要“落点”。机遇就在2019年,乡党委政府以乡村振兴为平台,以“四请四回”活动为契机,引入智力和资本,为光明乡发展出谋划策、共建共享。这与满腔情怀的黄俊生“一拍即合”:黄俊生投资1000余万元控股井冈山沃土胜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村民以空闲房屋入股参与合作。与投资动辄以亿元计算的项目相比,黄俊生“合伙的体量”并不能称之为大,但是合伙人的数量,着实让记者感到惊讶,项目共吸纳农户100余户,其中贫困户36户,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6万元,带动3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超万元。

通过ISO9001认证的研学服务

       黄俊生的“入伙”,大大加快了汉头村建设“千人研学旅游村”的进程。在他看来,真要把研学旅游这个产业做好,光得到村民认可还不够,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公司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的认证,成为全山唯一通过质量认证的研学旅行服务公司,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这种认证的方式,发现并找到产业发展中的不足。”黄俊生介绍,调研中他发现,由于村民家中条件不一,有时候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成为制约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如今,每个业态空间建设相当完备,就拿民宿来说,不仅每家每户都编上了号牌,内部装修、床位、空调、桌椅也是统一标准全部配齐,村民几乎是“拎包入伙”式运营。此外,在“蛋糕”分配上做到公平公正,建立了“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四位一体”利益链接机制,并由乡党委政府派驻管理人员重点监督项目建设、资金支出、收益分配等,保证资金安全和程序规范。

     “我们在经营性收入的基础上,签订50万元扶持资金保底分红协议,按照不少于出资总额10%的比例由合作社给予保底性分红,预计村民年保底收益约5万元。同时,村集体资金收益的60%用于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及村集体公益事业;30%用于村集体经济再发展,不断扩大产业规模;10%用于为村民提供农业产业技术培训。”许恒新说。

一举多得的“合伙”事业 

     “能想像得到吗?我家只有两间房,配备了24张床位,每张床得利15元,一晚上就有360元的收入。”贫困户谢新华告诉记者,自去年10月19日“合伙”以来,他10月份分红3915元,11月份分红6120元……家庭年收入超过了4万元。“这种模式很快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对汉头村村民而言,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村居环境的日益变化,还有实打实的“家门口就业”。

       所有合伙人之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公司招聘员工以本地村民为主。“原来没地方赚钱,孩子在外面打工,两个孙子都是我照顾,现在有工资又有分红,早晚都能照顾孩子,感到十分满意。”63岁的古耀平不善言辞,她告诉记者,除了提供4间房入伙外,还被公司招聘为炊事员,去年10月一下子领了1万余元现金。“从来没有一次性拿过这么多钱!”回忆起来,古耀平的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采访期间,村里的孩子们在基地里来回穿梭追逐,笑声传得很远。黄俊生说,目前每一个业态都有和乡村振兴结合的丰富“场景”和“空间”。未来的汉头,生活一定是幸福的。未来并不遥远,项目对当地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如今,汉头村的游客接待中心、精品民宿、文化广场、农耕研学基地、生态农场等规划逐一成功落地。

    记者手记:

变乡愁为乡村新气象

       全面小康,人才是关键。曾经为城里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合伙人”,如今正在井冈山乡村渐渐流行。他们中有的是外来客商,有的是本土乡贤,他们或一个人改变一个村,或一个项目带富一方百姓,共同发展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村新业态,让村民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就发生在身边。

       在光明乡汉头村,曾经怀揣梦想外出闯荡的乡贤黄俊生,在家乡的呼唤下回来了。这一次,他把“回报家乡”转变成“我与家乡共发展”,变身成“乡村振兴合伙人”,把乡村振兴的梦想种在了乡亲们的心间,他把乡愁变为乡村新气象,在不破坏农村原有肌理,也不改变乡亲们的生活方式前提下,村民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实现了村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更是乡村振兴舞台的主角的完美结合,可谓一举多得。期待更多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助力乡村,振兴乡村。

上一篇:景德镇瓷器分类雕塑历代名瓷 下一篇:井冈山市光明乡汉头村改吃“旅游饭” 村民尝甜头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
优惠多多!